7月10日,河内的一场投资会议上,越南贸易副部长潘氏胜面对满场企业家,语气凝重地宣布:“工贸部正在协调企业制定措施,提高商品质量以应对美国关税风险,同时寻求扩大其他市场出口。 ”台下鸦雀无声。
就在一周前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高调宣称“美越达成历史性协议”,而越南官方却沉默了整整七天。 此刻,距离特朗普设定的关税大限仅剩三周。 根据他单方面宣布的条款,越南输美商品需缴纳20%关税,若被认定存在“中国转运”成分,则直接飙升至40%。 作为交换,越南必须对美国商品敞开国门——零关税。
但鲜为人知的是,越南谈判团队内部正经历一场地震。 知情人士透露,越南代表从未同意20%的税率,他们原本以为能争取到11%左右。 特朗普在通话中完全无视这个数字,单方面宣布近乎翻倍的税率,让越南政府陷入“震惊、失望和愤怒”。
那些未与美国谈判的国家,面临关税也不过15%-20%。越南付出巨大代价谈判后,税率反而更高,还要搭上对美国商品的零关税开放。 越南财政部数据显示,2024年该国对美贸易顺差高达1235亿美元,占其GDP近30%。 若拒绝签约,46%的惩罚性关税将直接触发经济崩盘,胡志明市60%的工厂可能停工。
协议墨迹未干,越南就急不可耐地向中国捅了一刀。 7月8日,越南工贸部突然宣布对中国热轧卷钢征收最高27.83%的反倾销税,持续五年。 这绝非偶然——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早就明示,40%的转运关税就是为堵死“中国借道越南”的路径。
越南制造业60%的电子零部件、80%的塑料原料依赖中国供应。 对中国钢铁加税,直接导致本土汽车、机械制造成本激增15%-20%,越南制造商协会紧急发出抗议警告。 这种自废武功的操作,被当地媒体形容为“给特朗普的投名状”。 协议细节更暴露了越南主权的让渡。 美国海关人员获准直接进入越南工厂检查生产线,连一颗螺丝钉的中国产地都要实时报备。
越南政府承诺采购80亿美元波音飞机,并取消对美国汽车的进口限制,方便福特、通用的大型SUV长驱直入。 这种妥协迅速引发连锁反应。 柬埔寨紧跟越南签署类似协议,同样包含严控“中国转运”条款;印尼承诺对70%美国商品实施近零关税;泰国慌忙承诺五年内将对美顺差削减70%。
马来西亚更在谈判关键时刻,突然对中国钢铁加征临时反倾销税,贸易部长扎夫鲁阿齐兹称此为“展现诚意”。 当东南亚各国疲于应付美国压力时,真正的赢家正在闷声发财。 印度加速接收从越南撤离的纺织订单,墨西哥对美出口激增25%。
而美国本土企业同样遭殃——对巴西加征50%钢铁关税后,底特律汽车工厂成本骤增15%,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怒斥这是“对就业的背叛”。 越南工厂流水线上,中国制造的电路板仍在流淌。
工人们不知道的是,他们组装的智能手机即将面临美国海关的区块链溯源审查,40%的关税利剑已然悬顶。而河内的会议室里,官员们盯着中美谈判进展的简报,迟迟不敢在协议正式文本上落笔签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