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从延期到将通车:常泰大桥以三项纪录,成长三角交通新纽带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22:21:08 点击次数:192

从80分钟到20分钟的时空跨越,一座桥三次刷新世界纪录,却因通车延期引发热议。如今,桥上的景观灯已亮起绚丽光芒,国庆通车的承诺能否如期兑现?

在长江下游,一座"三层立体交通"的超级工程横空出世。常泰长江大桥上层是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,中层是城际铁路,下层还有4车道普通公路,像搭积木一样把三种交通方式叠在一起。更厉害的是,公铁合建段长达5.3公里,占全桥10.03公里的一半以上,相当于把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搬到了江面上。

这座桥还藏着三项世界纪录:主航道桥主跨1208米,是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;天星洲和录安洲航道桥的双跨388米,是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;连续钢桁梁长达124米×3,刷新了同类桥梁的长度纪录。就像给长江系上了一条"钢铁项链",每一处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。

这座桥从2019年动工,原计划2024年通车,却两次延期。2024年6月全线贯通时,大家满心期待,却等来了继续等待的消息。直到2025年6月荷载试验完成,才终于看到了通车的曙光。

延期的原因,一是技术复合性太强。三维交通系统协同调试就像玩转三个魔方,难度远超预期。二是安全冗余升级,2025年4月增设防撞设施,给大桥穿上了"铠甲",应对长江繁忙的航运风险。虽然等待让人着急,但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让大桥更安全、更可靠。

有人说,大桥东北-西南走向的局限,让无锡、苏州方向的车辆仍需绕行江阴大桥,分流作用有限。但换个角度看,常州到泰兴的通勤效率却跃升了400%,从80分钟缩短到20分钟。对于常泰产业带的企业物流、跨城就业者和城际铁路通勤族来说,这座桥就是他们的"通勤快车道"。

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,常泰长江大桥精准服务着特定群体,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,但在自己的领域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目前,大桥的交通标线已全面施划完成,车道功能一目了然;景观灯也在进行压力测试,夜晚的大桥美轮美奂。距离国庆还有70天,时间充足。更重要的是,常州、泰州两地政府和省级媒体同步确认了国庆通车节点,官方口径一致,让人吃下了定心丸。

常泰长江大桥不仅是一座桥,更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纽带。它填补了苏中-苏南铁路的空白,让常州的枢纽地位大幅跃升。大桥的钢桁梁斜拉桥建造技术还输出到沪渝蓉高铁等国家工程,成为中国基建的"模板"。

吉林一号卫星从2019年到2025年记录下的影像,就像一个"时间胶囊",见证了这座桥从无到有的过程,也见证了中国基建的飞速发展。

当第一辆汽车驶过1208米的世界之跨,延期的争议终将消散。常泰长江大桥不仅连接了长江两岸,更开启了城市竞合的新规则。它用三项世界纪录告诉世界,中国基建不仅有速度,更有温度和担当。这座"交通魔方",将继续在长江上闪耀,为长三角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你期待它的通车吗?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