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鲍威尔遭多方围剿顶不住?7月29日,美国政商界传来新消息
发布日期:2025-08-03 19:19:37 点击次数:148

特朗普赚大了,收获大单超1.9万亿美元!议息临近鲍威尔被围攻!

金发老头带着他的关税镰刀横冲直撞,愣是在全球经济棋盘上划拉出了几道深沟。

这老头确实有两把刷子,左手攥着日本欧盟几大经济体签的协议,右手压着美联储的脖子要降息,活脱脱的商场江湖混搭华盛顿权力游戏。

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这几天气温直逼四十度,可他们政府办公室里却像开了中央空调似的冷飕飕。

据说有官员私下吐槽,说这次签的关税协议简直成了免税大礼包,对美国货几乎全线开放,自己这边反而要加税。

协议里藏着个自动续约条款,意思就是说这个不平等条约要变成长期饭票。

当地搞外贸的老板们愁得直跺脚,原本指着中美贸易战能漏点汤水喝,结果现在连锅都端给美国人了。

往南边瞧,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工业园区最近正忙着改建生产线。

美国人这次放大招,把"中国制造""俄罗斯制造"的帽子玩出花来了。

只要产品里沾着这几个国家的零件,关税直接飙到四成。

这下可把跨国企业整懵了,原本设计好的产业链说断就断。

有企业家苦笑说现在得随身带计算器,天天算材料配比,生怕多用了颗中国螺丝钉就要多缴税。

东边岛国日本倒是闷声发大财的样子,可仔细扒拉协议条款就能发现蹊跷。

说是要在美国投5500亿美元,但怎么投往哪投全得听特朗普安排,最绝的是利润分成搞了个九一开。

这买卖听着像极了旧时候的租界条款,日本财团嘴上不说什么,暗地里已经在盘算怎么在账目上做文章。

更惨的是汽车关税还是被卡着脖子,日本车商现在是哑巴吃黄连,还得赔笑脸说协议签得好。

欧洲那边更是热闹,冯德莱恩带着团队在华盛顿连轴转了三天。

协议签得那叫一个痛快,7500亿能源单子外加6000亿投资,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架势。

可转头就有欧盟官员私下爆料,说这些数字听着吓人,其实都是把陈年老账翻出来重新包装。

真正要欧盟大出血的,是那些藏在字缝里的军事采购条款。

德国车企现在是喜忧参半,关税降了当然好,但看着美国人趁机推销页岩油,自家新能源产业怕是又要受冲击。

要说特朗普团队玩得最溜的,还是那套"极限施压"的把戏。

关税大棒抡得虎虎生风,但细看之下全是算计。

就拿汽车关税来说,先扬到50%再降到15%,愣是能让对方感激涕零。

这种讨价还价的套路,跟菜市场大妈杀价颇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不过这套把戏在印度和巴西那儿碰了钉子,印度咖喱味的谈判策略软中带硬,巴西更是直接呛声要搞对等反制。

看来美国牛肉加工厂老板们得提前找新货源了,要不然汉堡套餐怕是要涨价。

华盛顿的七月格外闷热,美联储大楼里却冷气开得足。

鲍威尔这两天是黑着脸进出,白宫那边天天打电话催命似的要降息。

要说这美联储主席也是够难当的,数据明明显示就业市场挺稳当,可架不住总统天天在推特上开炮。

特朗普居然亲自登门拜访,把私人会晤搞成了公开施压。

华尔街那帮分析师现在分成两派,一派说这是政客干预央行的危险先例,另一派却说老大都发话了岂能不跟?

这场大戏里最耐人寻味的,是美国商务部长放的那句狠话。

关税生效后还能接着谈,活脱脱的黑店作风,先抢了你的钱袋,再和你商量能不能退点。

这种"先射箭再画靶"的谈判策略,倒是把商人总统的精明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不过国际买家们也不是吃素的,已经开始在协议条款里玩文字游戏,能拖就拖能赖就赖。

全球经贸圈现在就跟开了锅似的,各国使节穿梭往来,企业家忙着重划产业版图。

要说特朗普这波操作确实搅动了世界经济格局,但要说他真赚得盆满钵满,恐怕还为时尚早。

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,各国暗地里较着劲呢。

别的不说,单是那几千亿的投资承诺,能不能兑现还得两说。

更别说有些国家已经在悄悄调整策略,准备在美国大选后重新洗牌。

在这场全球关税大战的硝烟中,中国这边的表现倒是稳如泰山。

既不跟着瞎起哄,也没闲着看热闹。

该维护的产业链供应链照样维护,该推进的多边合作继续推进。

倒是那些跟风加关税的国家慢慢回过味来了,原来美国的枪口调转得比谁都快,今天能拿关税大棒敲别人,明儿就能调头敲自己。

说到底,世界经济这潭水深得很,光靠关税大棒可搅不浑。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