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拼多多“1元抢原石”翻车,玩家舆论反噬大厂道歉赔百万
发布日期:2025-08-06 10:28:07 点击次数:148

所有剧情的亮点,几乎都在“爆雷”那一刻——拼多多“1元抢1万原石”把不少原神玩家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,然而事实证明,这场以小博大的营销游戏,最终没能瞒天过海,大厂互掐,法院一锤定音,拼多多要乖乖掏出100万赔偿米哈游,谁也没能占到便宜。

说起来,拼多多和米哈游,这俩名字放在一起,你是不是也觉得有点“不搭”?一个是正儿八经做游戏能混进全球TOP榜单的内容厂商,一个是薅羊毛玩家和“砍一刀”网民眼里的挂单电商,按理说,这俩应该没啥交集。但互联网江湖,比电视剧还狗血。你以为泾渭分明,其实水混得要死,有人在这岸施法,有人就要偷个懒搭个顺风车。拼多多的这一出“原神抽卡活动”,真就让吃瓜群众们开了眼。

但到底是咋回事?先掉个悬念:拼多多求流量的日子里,把米哈游的脸都给蹭花了。刨根问底,不就是平台们永无止境的拉新焦虑吗?说白了,从“砍价免费拿”到“百亿补贴”,套路总要更新,用户贪便宜心思早就被扒完,电商巨头就瞄上了氪金党。毕竟谁还没梦想过躺赢十连抽、原石到手软的美梦?

但这事真就能这么糊弄过关?那些个铺天盖地的《原神》任务、博主们的激情带货,“一元抢一万原石”,口号喊得比年终奖还香。可真当热情满满地帮拼多多下载、做任务、砍一刀后,发现压根没有所谓的原石到账。《原神》玩家一脸懵圈,骂声从论坛、QQ群一路飙到微博:我不是号主,我只是个冤大头。说穿了,拼多多一边借着米哈游的大旗捞流量,一边用虚无的奖励忽悠新用户,套路深得离谱,人都快晕菜了。

但你别以为这只是米哈游和拼多多两家的事。其实,这就是互联网“打流量歼灭战”的缩影。对于拼多多这种巨无霸平台来说,百亿补贴、裂变拉新,成天推陈出新——流量还是不够用。咋说?“砍一刀”那一套满大街都麻了,得拉新招。而游戏用户,尤其是愿意氪金、喜欢冲动消费的这一波,简直是平台眼里的天菜。于是你看到,电商和游戏两大生态合谋,谁能多骗进一个新用户,谁就赢了。

但问题也跟着暴露了:这种借品牌、玩虚假活动的骚操作,真能长久?刹那间,米哈游明白了,原神要是任由拼多多这样搞,玩家骂的第一声未必是拼多多,“你米哈游带头坑人!”的帽子,分分钟飞上来。品牌一朝背锅,不亏成马蜂窝才怪。于是米哈游二话不说,直接把拼多多告上法庭。第一轮判了35万,纠缠不休,上诉上热搜,最后终审,法院直接锤下去:拼多多,你构成“仿冒混淆”,不仅要赔100万,还得把丢出去的锅全收回来,严肃声明谢罪。

有人看戏时嘴上一撇:“拼多多一个季度利润几个亿,这点小钱能当年终奖么?”但你别急,这100万表面上不痛不痒,实际上释放的信号很辣眼睛。这里头的门道,和当年“ofo退押金”一波操作有啥不同?一点都没有。羊毛党、流量收割机、平台“割韭菜”,套路千层,关键在于谁先撑不住,谁先把锅甩给对方罢了。

再换个角度,谁说互联网时代就可以不要诚信了?拼多多拆东墙补西墙,最后拆到了别人地基上。明写着“1元抢原石”,暗地里却只想着拉量,对游戏用户灌迷魂汤。不夸张地说,这种玩法不光是将米哈游拉下水,还打了所有用户的脸。你让本来就心存怀疑的互联网用户,今后还敢信谁?

其实,这不是拼多多的第一次被怒喷,也不会是最后一次。电商圈的“障眼法”,谁还没嗑过两口?什么“全场五折”,结果填优惠券一看,比平时贵,平台们这种耍滑头,简直成精了。《原神》活动只是最新的代表,背后水深到你看不见底。可这回米哈游撑住了底线,不让品牌蒙尘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厂觉醒。

不少人这会就疑惑了,为什么灰色营销在互联网能屡试不爽?其实也简单——就俩字:好用。平台搞骚操作,有人总是吐槽嘛,“薅羊毛就图个乐呵”,“拼多多创新能力真行,每天都能变着花样玩新花招”。但你逃不过平台诱惑,“免费的原石,不领白不领”,就是这个念头,把游戏人坑惨了。结果呢?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,受伤的永远是信任感。说来你一定感同身受,吃亏了一次还能笑着说下次不长记性;再吃亏,直接狂踩平台,卸载APP见。

互联网平台和用户之间,其实是种隐形的“信任契约”,你破坏一次,很难再补回去。拼多多短期赢了“拉新量”,却输掉了“口碑帐”。就算米哈游这次讨回公道,剩下的阴影,足够全行业反思了。

讲到这,你有没有发现国外的“骚操作”,分量更大但代价也更重。脸书——哦,也叫Meta吧,人家动不动收几亿刀罚单,因为虚假广告说瞎话,直接被重锤。谷歌也是,误导性推广,罚得晕头转向。国内这边,往往小闹大打,一纸判罚就完事。这回拼多多被判100万,要不是媒体报道猛烈,舆论推波,人都当无事发生。可也说明了,监管和法院,终于敢和大厂较真,哪怕赔偿数额不是天文数字,意义却分外重大。这就是信号,也是带头。

还要强调一句,这场纠纷,其实哪怕没直接给《原神》玩家发红包,本质上也是一次“玩家胜利”。你想想,平时电商、广告主、短视频,通通把你当羊薅,今天蹭原神,明天谁知给哪个职业玩家下套?拼多多这波原石骗局,玩的就是“氪金心态”,搏一下看能不能套牢新用户。谁做的局?无数玩家捏着鼻子走进坑,出来后联手声讨平台,米哈游及时护犊,吸了一波“正义滤镜”。玩家群体虽然受损,但终于见证到,大厂有底线,告还真能告赢。这口气,终于出了。

不过话说回来,互联网的这些游击战、拉新战,你真的以为仅凭一个案例就能钉死?今天你看到1元抢原石,明天又冒出来签到送手机,再往后,“全网独家优惠券”、“神秘兑换码”满天飞。套路的尽头,未必是监管,而是广大用户的心彻底冷掉。道理很直接,你玩套路,我就不信你,时间一长,说再多真话都白搭。

早年共享单车大战,到处是押金门,平台一个个说保证金不跑路,结果最后钱找谁都找不到。再往前,各种团购和APP撒钱,用户懒得记名字,活动一停人走茶凉。拼多多和米哈游这场拉锯战,说白了就是又一次“信任危机”的预演。拼多多赢了一时的数据,米哈游赢回了品牌资产,但真正长久的赢家,得看谁最后还能被玩家记住、信任、愿意氪金投票。

所以最后,问题来了:面对这类看似“羊毛大放送”,实则骗局满满的活动,你会怎么选?你一边骂拼多多不地道,一边还是会为了抽卡点进去点几下?或者你会果断卸载,不给平台一点机会?

聪明的你,来评论区交个底——你遇到过哪些比这更离谱的骚操作?你会因为这波事件改变你对平台的信任吗?热闹还在继续,咱们下方撕一波!

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,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,欢迎批评指正,我们将严肃对待。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