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都过了,2号线咋还没停?”最近,不少常坐成都地铁2号线的上班族,尤其是龙泉驿片区的居民,都在私下讨论这个话题。毕竟早在几个月前,网上就传得有模有样——成渝中线铁路要施工,2号线得停运,还标注了“预计2025年8月20日”的时间,连招标网上都挂出了相关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采购公告,这事儿看起来像板上钉钉。
可眼看8月翻篇,9月都过去小半,2号线的列车还是一趟接一趟正常跑,站台里的播报没改,闸机也没半点要“歇业”的迹象。之前揪着心的人慢慢松了口气,却又忍不住好奇:这停运是彻底黄了,还是单纯“延期”了?毕竟这么大的工程,关系到几十万人的通勤,总不能凭空没了动静。
其实早在7月,就有人察觉出不对劲。当时招标信息出来后,大家都等着官方发正式停运通知,结果等了快一个月,成都地铁官网、官微啥动静都没有。熟悉办事流程的人都知道,地铁停运可不是小事,涉及线路调整、公交接驳、市民分流,怎么也得提前一两个月广而告之,不可能搞“突然袭击”。那会儿就有网友在论坛里猜:“说不定停运时间要往后推,不然没法跟龙泉驿人交代。”
现在再看,这话还真猜中了。最近有内部消息透出来:2号线停运确实要延期,而且得等今年成都地铁新线路开通后再提。这话一出来,龙泉驿的居民心里门儿清——延期的原因,说白了就是“出行刚需”没解决,而即将开通的13号线,成了这次“缓一缓”的关键。
先说说为啥2号线停运这么牵动人心。这次计划停运的,是2号线大面铺、连山坡、界碑、书房、龙平路、龙泉驿这6个站,全在龙泉驿区境内。别小看这6个站,覆盖的人可不少:大面片区的上班族要靠它去高新南区、市中心,老城区的居民买菜、看病常坐这趟车,连东山柏合那边的人,也得先坐公交到2号线站点,再转车进城。
之前消息刚传出来时,麻辣社区、问政四川上全是龙泉驿人的“吐槽”和担忧。有住在龙泉驿老城区的打工人发帖:“我在天府三街上班,现在坐2号线转1号线,1个小时能到。要是2号线停了,我得先坐公交去4号线,再转几趟车,光路上就得多花40分钟,早上6点就得起床,晚上到家都快8点了,这日子咋过?”
还有大面片区的居民更实在,直接扒了现有公交路线分析:“绕城以外的大面,现在到市区的公交就那几趟,早晚高峰挤得门都关不上。要是2号线停了,公交肯定得堵疯,到时候要么迟到扣钱,要么就得打车,一个月打车费比房租还贵,谁扛得住?”这些吐槽不是没道理,龙泉驿区本身面积大,除了2号线,4号线主要覆盖西河片区,对大面、老城区的帮助有限,要是2号线真停了,相当于断了片区大部分人的“通勤主动脉”。
也正是因为这些实打实的困难,官方才没贸然停线。而能让停运“缓一缓”的底气,就来自即将开通的地铁13号线。8月26日,成都地铁官方发了消息:13号线一期已经启动空载试运行,离正式开通不远了。
这条13号线可不一般,是成都首条东西向全自动运行的地铁线,西起瓦窑滩站,东至龙安站,全长差不多29公里。虽说在龙泉驿区境内的站点不多,主要覆盖大面板块,但对当地人来说,已经是“雪中送炭”了。
之前大家担心2号线停了,得绕远路去行政学院站换乘,现在有了13号线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大面片区的居民出门就能坐13号线,直接往市区方向走,不用再绕去2号线其他站点;老城区的人也能先坐公交——比如332路、313路,或者后期可能加密、改道的临时公交,到13号线站点换乘,比之前计划的路线近了不少,通勤时间也能省下一大截。
有了13号线这个“替代品”,龙泉驿人的出行压力能减轻不少,这也让2号线停运的“延期”有了实际意义。不过大家最关心的还是:到底要延期到啥时候?
目前网上传得比较多的非官方消息是“可能要到2026年一季度”,但这个时间还没得到成都地铁或相关部门的正式确认。毕竟停运涉及施工进度、13号线开通后的客流测试、公交接驳方案的细化等一堆事儿,没敲定之前,谁也不敢打包票。
现在龙泉驿的居民心态也挺矛盾:一方面希望停运时间能再晚点儿,等13号线彻底跑顺了,公交接驳也完善了再停;另一方面又怕拖得太久,施工影响后期出行。大家说得最多的还是两句话:“希望停运时间别太长,最好就两三个月”“公交一定要跟上,别到时候地铁停了,公交还是挤不上”。
其实不管是之前的“8月停运”,还是现在的“延期待通知”,核心都是为了平衡工程建设和市民出行。成渝中线铁路建成后,对成都的交通发展是件大好事,但在这之前,如何让老百姓的日常通勤不受太大影响,才是大家最在意的。
接下来,大家能做的就是多关注成都地铁的官方消息——毕竟只有官网、官微发的通告才作数,别被网上的小道消息带偏。要是后续有停运时间确定、公交接驳方案出炉的消息,官方肯定会第一时间通知。
最后也盼着,等13号线正式开通,公交接驳也调试到位后,2号线的停运能顺顺利利,既不耽误工程进度,也能让龙泉驿人的出行少点麻烦。毕竟对打工人来说,每天能顺顺利利上班、平平安安回家,比啥都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