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7年3月,毛主席亲自任命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梁兴初为成都军区司令员,梁兴初晋升为大军区正职。他接到通知后,立刻前往北京,与中央领导会面。
周总理找梁兴初深谈,强调四川局势动荡,成都军区也混乱不堪,机关近乎瘫痪。他要求梁兴初务必稳定局势,到任后迅速开展工作,恢复秩序。
随后,周总理问梁兴初是否认识那人。梁兴初答道:“认识,我们在江西时同属一个连队,他是司号员,我是通信兵,我们很熟,是老战友了。”
梁兴初表态后,周总理安心地说:“好,那就派他来给你做政委。”周总理提到的这个人究竟是谁呢?
张国华被誉为佛光将军,曾任第二野战军第18军军长。梁兴初则是第四野战军第38军军长。表面上看,两位将领似乎没有太多关联。
事实并非如此。首要的是,他们是同乡。张国华来自江西永新,梁兴初则是江西吉安人,而永新现今归吉安管辖,因此两人都是江西人,说着一样的家乡话。
为何中央选派张国华出任成都军区政委,与梁兴初共事?这并非基于他们的同乡或战友关系,而是鉴于张国华所拥有的独特身份及背景。
实事求是地讲,在四大野战军的军长行列里,张国华并不特别显眼,名气远不及梁兴初。但解放战争末期及新中国建立初期,为和平解放西藏,中央指派第18军进军西藏。
西藏是中国极为独特的地区,因其高原环境,许多人难以适应,视为生存挑战。张国华身处这一重要历史节点,尽管身体欠佳,入藏后还患上心脏病,但他仍在1972年前坚守,不幸早逝。
无论面临多大困难,只要国家有需要,张国华都会坚决响应军委号召。他凭借恰当的政策策略,为西藏和平解放立下大功,并担任西藏军区司令员,长期驻守边疆,保卫国家。
1955年,西藏军区升格为大军区,由中央军委直接管辖,张国华因此出任司令员。同为开国中将,他比梁兴初早12年担任此职,尽管年龄上还小了梁兴初1岁。
1965年,张国华成为西南局书记处的一员。他在大西南奋斗多年,对那里了如指掌。相比之下,梁兴初作为四野将领,是新调任的干部,对西南并不熟悉。
毛主席让梁兴初调任成都军区,是看中他的名将威望和虎将气概。那时成都军区局势动荡,需猛将来整治。梁兴初不负众望,稳定了局面。事实证明,毛主席选对了人。
梁兴初刚到此地,情况尚不熟悉。此时,需一位了解实情的政委辅助,张国华最为合适。二人乃江西同乡,苏区旧友,又同为开国中将,合作定能无间。
中央迅速发出指令,任命梁兴初为成都军区司令员,张国华为第一政委及军区党委第一书记。1968年,四川省革委会组建,张国华出任主任,梁兴初则担任副主任。
他们紧密合作,迅速稳定了四川的局势。两人携手工作了近五年。但九一三事件后,梁兴初受牵连被审查,张国华则于1972年逝世,令人痛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