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TC终于被整治了!一夜之间,各大银行纷纷认怂妥协,曾让百万车主抓狂的“强制绑定”、“防拆报废”、“过户面签”三板斧,被集体砸翻在地。银行的自助解绑服务悄然上线,一场困扰中国司机多年的数字化迷雾,终于有了解散的曙光。要说这场整治有多及时,看一眼二手车市场的热闹就懂:眼下2025年换车潮正起,多少车主在售旧买新环节因ETC被折腾得肝火旺盛,哪怕素来理性的老驾驶员,也差点被这套“反人类”保险丝烧坏脑回路。
先说说那让人喜闻乐见的ETC牛皮癣。它本是智能交通、科技便民的集中体现,却因防盗刷“物理防拆”设计,演变为电子铐子。新车主买了你的二手车,一不小心忘拆ETC,你的银行卡就成了对方的专用高速钱包。江苏赵先生算伸冤代表,旧车丢在二手市场,没拆设备,三个月被莫名扣了2000多元过路费。银行呢?一摊手:还得你和买家一起来柜台面签,办过户,否则概不受理。请问,和素未谋面的二手买家如何约见?车已远走高飞,人间蒸发,只能祈祷对方懂事,不然只能挂失信卡,征信被动拉响警报。
此情此景,活脱脱一出数字时代的荒诞剧。技术部门满嘴“安全标准”,嘴里念着五年前的“物理防拆”,心里却忘了,2024年都能刷脸贷款、手机一秒解绑银行卡了,ETC还死守着拆箱才能注销。更可笑的是,部分地区的ETC服务站堂而皇之明码标价,推出“30元专业代拆”。便民服务小窗口秒变事业单位创收出口,明目张胆收智商税,匪夷所思。特斯拉能便捷OTA升级,国内高速路的电子设备却还被小螺丝钉把持主权。科技腾飞,一切进步,但我们的ETC却像石器时代失物招领处,动辄加锁、动辄封印。
我前段时间刷到朋友圈,有银行终于推出线上自助解绑!必须点赞。想当年,朋友卖掉旧车,新车主都开去西藏了,他还苦熬在本地银行、跑断腿,说要带买家身份证,谁能提供?买家都漂远千里。有钱扣,没主体,谁来跟高铁一样实名管理?最后没办法,只能挂失信用卡,银行倒是没事,朋友却被无故拉了个征信“黑点”。就问一句,移动运营商都能让你携号转网一键搞定,银行和交通网络,何时能跟上步伐呢?科技越讲进步流程越倒退,你这不是自砸牌子嘛。
网上流传,最新一代ETC支持蓝牙自助激活,表面智能升级,实则暗藏玄机:老用户想升级?再交198元设备费。合着我们当年义无反顾响应国家号召成了技术内测小白鼠,现在升级要刮层“智商税”才配尊享新服务?恭喜你中招啦:买得早,不如买得巧。技术更新的红利始终都和老用户没啥关系,这波属实被收割得明白。
更离谱的事永远藏在流程里。你兴致冲冲拆ETC,结果紧张得像拆炸弹,生怕一个不小心触动玄机,套牢银行卡。银行和相关机构,自己真有过开车换车、跑银行的体验吗?他们制定规则的时候,有几个人在拥挤的收费站被后车催促狂按喇叭、还要忍着急火填单排队?奇葩流程一环套一环,看的明明白白:技术人员追求自己的“最安全”,管理者追逐“零责任”,至于用户感受,反正总是滞后,能拖一时是一时。
其实,这种典型的“为管理方便而牺牲用户体验”,一直盘旋在我们整个社会。只服务数据、安全、合规,一层层流程下来就把初衷的便民活活绞死。表面上为防风险,实则迁就懒政和推诿。用户体验?能活着就行,哪敢奢望幸福。
如今,银行终于自我革新,开始重视车主声音,部分城市上线的自助解绑、线上转移,也许只是个开始。也许不远将来,我们会看到ETC像手机号一样随人随意流转,换车卸载只用点点手机,不必再跑三趟银行、揪心半月。到那时再回头,看这段“电子狗皮膏药”时期,或许会忍不住一笑:进步,就是让荒唐成为历史,让吐槽变成回忆。
所以,每个围观“ETC解绑”改革的车主背后,其实都藏着一束对简单生活的渴望。少点奇葩规定,少点被薅地无能为力,多点方便和体面。这才是技术本应带来的红利,也是每一个开车人在数字中国理直气壮的诉求。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