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8日,龙虎榜上一场无声的战争在ST苏吴的盘口打响。东方财富证券旗下四家拉萨营业部——金融城南环路、东环路第二、团结路第一和第二营业部——同时现身买方榜单,合计投入近千万资金。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: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左手买入199万元,右手却抛售216万元,同一席位多空对敲的操作,像极了考场里一边写答案一边涂改的考生。 这不过是近期证券板块资金暗战的缩影:一边是散户和外资疯狂涌入证券ETF,单周抢筹16亿元;另一边,中信证券与东方财富的K线图却画出了两条背道而驰的曲线,仿佛在质问:同一个板块,凭什么命运如此撕裂?
一、主力资金暗流:16亿抢筹背后的“围城效应”
当市场多数资金从军工、游戏ETF中撤离18亿元时,证券ETF(159993)却逆势吸金16.1亿元,份额单周暴增13.41亿份,连续5天资金净流入。 更罕见的是香港证券ETF(513090),单周成交额突破600亿元,登顶ETF流动性榜首。 这像极了围城效应:城外的人想冲进去,城里的人却想逃出来。
中信证券的盘口数据揭露了真相:8月8日主力净流出2.82亿元,超大单砸盘5.48亿元,但小散们却硬生生接住4.84亿元筹码。 而东方财富的处境更凶险——超大单净流出比例高达9.59%,30日均线彻底失守,仅剩60日线在22.4元处摇摇欲坠。
二、头部券商分化:中信稳如磐石,东财深陷泥潭
中信证券的日K线图上,20日均线29.07元与30日均线28.65元形成金叉,港股通资金天天净买入,股价稳得像被焊在盘面上。 支撑这份底气的是一份炸裂的中报:上半年净利润65.45亿元,同比激增32%;投行业务独占鳌头,再融资规模同比飙涨212%,市场份额冲到18.1%。
反观东方财富,经纪业务收入占比超七成,这意味着每天需要1.5万亿的成交额才能维持盈利。 当市场成交缩量至1.48万亿时,它的30日均线应声跌破,技术图形犹如断崖。 更残酷的是估值对比:全行业PB仅1.46倍,中信虽略高(1.59倍),但38%的净利率撑得起溢价;而东财的互联网券商标签,此刻反而成了流动性的掣肘。
三、资金博弈真相:散户、外资与产业资本的三角杀
拉萨营业部的操作手法正在成为市场风向标。 在南方路机的龙虎榜上,东方财富旗下三家拉萨营业部同时现身买卖双方,对倒操作引发股价剧烈震荡;而在华之杰的榜单中,高盛中国、瑞银证券等外资席位联手抛售超3000万元,中信系营业部却带头接盘。 这种博弈像极了牌桌上的心理战——你知道我在买,我知道你知道我在买。
产业资本早已嗅到机会。 8月8日,东兴证券因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央汇金的消息,单日暴涨3%;红塔证券5月回购方案公布后,机构资金单日净流入3.58亿元,硬生生把股价顶上涨停板。 但散户却在此时选择离场——当主力大单净流入盈方微5.01亿元时,散户数量锐减488户;宁波韵升获主力加仓5.34亿元,散户却跑了223户。
四、政策红利下的马太效应:谁在收割? 谁被收割?
央行突然释放的7000亿逆回购,创下单日操作纪录,叠加5月以来的降准、再贷款利率下调,宽松浪潮席卷市场。 但政策红利并非雨露均沾:中信证券凭借投行和自营业务双轮驱动,业绩增长确定性极强;而过度依赖经纪业务的东财,在佣金压力下被迫“日均1.5万亿”的生死线挣扎。
行业并购暗流涌动。 中信证券投行份额突破18%的垄断阈值,中小券商却开始股权腾挪——信达、东吴等纷纷增资扩股。 更值得玩味的是龙虎榜上的“国家队员”:中信证券上海分公司在金麒麟榜单上同时现身买卖前五,既买入791万元又抛售1187万元,这种左右互搏的操作,像极了在下一盘更大的棋。
五、技术面警报:变盘临界点已至
证券ETF(159993)的K线图正在发出强烈信号。8月7日收盘价1.199元与20日均线粘连,10日均线1.215元形成反压,这种均线极端收敛形态,在过去半年仅出现过三次——而每次都在三天内触发至少2%的变盘。
红塔证券5月的走势成为绝佳预演:当RSI冲上72进入超买区,MACD红柱开始萎缩,股价却在回购利好下暴力拉升12%。 如今同样的技术形态在证券板块重现,仿佛在提醒:当所有人都盯着均线纠结时,真正的行情往往在视线之外爆发。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