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琼州海峡隧道何时贯通?天堑通途迎来新进展
发布日期:2025-09-11 19:30:50 点击次数:185

有些事儿吧,提得多了,自己都觉得像个段子。

就比如咱这琼州海峡隧道,年年上热搜,年年“迎来新进展”,搞得我都有点恍惚了,这到底是基建工程,还是在拍一部超长连续剧?

每次看到这标题,我脑子里就自动浮现出2018年春节那场史诗级的“堵人”场面。

十几万台车,几十万号人,在海南岛上眼巴巴地望着对岸,中间就隔着那么不到30公里的海。

那几天,一张出岛的船票堪比春运的火车票,一张机票?

哦不,那是飞欧洲的价。

高速路直接瘫成了停车场,车里泡面的香味和人们焦躁的叹气声混在一起,那味道,现在想起来还上头。

这事儿成了个不大不小的“心病”,每年总得犯上那么一两次。

于是,“琼州海峡跨海通道”这个宏伟的蓝图,就成了大家心里那个“吃了就能包治百病”的“神药”。

可问题是,这药方子都开了三十多年了,咋连药引子还没找齐呢?

你要说技术不行,那是在小瞧咱“基建狂魔”的名头。

可琼州海峡这地方,还真就不是善茬。

那地质情况,简直是地球母亲亲手捏出来的一个“鬼见愁”。

底下几条断裂带跟装了定时器似的,每年都要偷偷挪个窝,你今天隧道对齐了,明年一看,嚯,错位了,你说上哪儿说理去?

而且水深浪大,台风一来,整个海面都跟开了锅似的。

在这儿施工,跟在“滚筒洗衣机”里穿针引线没啥区别,工程师的头发估计都愁白了好几茬。

行,技术上的事儿,砸钱总能解决。

可一说到钱,这事儿就更有意思了。

预算盘下来,一千五百个亿打底。

这是啥概念?

就是你每天中五百万彩票,也得连着中上八十多年。

当年牛气冲天的港珠澳大桥,花了1269亿,人家连起了三座城。

咱们这隧道,更短,反而更贵。

有经济学家掐指一算,就算这隧道是印钞机,每年净利润5个亿,回本也得等到三百多年后。

到时候,没准儿大家出门都开飞行器了,谁还走海底啊?

这笔账一摆出来,气氛就有点微妙了。

海南眼巴巴地望着,可自己兜里确实没那么多钱,总不能把家底都掏空吧?

于是大家齐刷刷地看向对岸的广东老大哥。

广东确实有钱,可人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,这笔投入产出比明显不划算的买卖,凭啥要当这个“活雷锋”?

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:人人都说它好,人人都需要它,但谁都不想第一个掏钱。

这就奇了怪了,明明是个“一本万利”的战略要地,怎么就卡在钱上了呢?

其实啊,这事儿就不能单纯算经济账。

把它看成一门生意,那铁定亏到姥姥家。

但你得跳出这个思维。

海南现在是啥?

是自贸港,是我们伸向东南亚乃至世界的触手。

可如果这条触手的大动脉,脆弱到一阵雾就能给掐断,那还玩啥全球贸易?

所以,这隧道表面上是连接两岸,实际上是给整个国家战略上了一道保险。

它是海南自贸港的“定海神针”,也是我们在南海那片“祖宗海”投下的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。

这种级别的工程,看重的从来都不是短期的盈利,而是长远的国运。

就像当年我们勒紧裤腰带搞原子弹,你能算它回本了吗?

不能。

但它给我们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与安宁,这玩意儿,无价。

所以啊,这琼州海峡隧道,现在还静静地躺在图纸上,可能不是技术不行,也不是真差那点钱。

它更像是在等一个时机,一个天时、地利、人和都齐全的“黄道吉日”。

或许,当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真的被这条海峡卡住了脖子,到了不通则“痛”的地步,到那时,所有的账本都会被推翻,所有的困难都会被踏平。

在那一天到来之前,我们这些吃瓜群众,也就只能每年看着“迎来新进展”的新闻,一边吐槽,一边又默默地期待着。

毕竟,谁不希望有朝一日,能一脚油门,唱着歌,就从大陆开到那片椰林树影里呢?

这梦啊,做了三十多年,也该醒了吧。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