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27日傍晚,上海突降暴雨,但南京西路石门一路路口依旧人头攒动。人们撑着伞、举着手机,只为拍下LV巨型船型装置的震撼画面。这座国际奢侈品牌的全球最大展览装置,自亮相以来便成为社交平台的“顶流”,而与其相邻的星巴克、周边餐饮店铺,甚至街头直播的网红,都在这场流量狂欢中分得一杯羹。
星巴克“躺赢”:地理优势成最大赢家
尽管LV巨轮是绝对主角,但被网友调侃“被创飞”的星巴克却成了意外赢家。这家曾以“全球最大门店”闻名的星巴克,如今与LV巨轮仅一墙之隔,成为游客歇脚、打卡的必经之地。6月26日晚,尽管二楼关闭,一楼仍座无虚席,户外座椅和花坛边挤满了人。即便临近深夜,点单队伍仍排成长龙。
品牌方甚至亲自下场玩梗,回应网友“海妖与巨轮相遇”的调侃。而店员们则忙得脚不沾地,机器连轴转至深夜。一位员工笑称:“昨天营业额至少翻了一倍,咖啡机都快冒烟了。”
人潮汹涌:从拍照到直播,流量经济全面爆发
巨轮外围3米高的围挡并未阻挡游客的热情。对面的吴江路路口成了最佳拍照点,人群密密麻麻,有人高举玩偶、化妆品,甚至公司产品,只为借巨轮热度推流。一位背着Labubu玩偶的男子架起稳定器直播,背景音乐与路人喧哗混成一片。警察手持喇叭不断提醒:“不要停留,往前走!”
法国人米凯尔下班后直奔现场,用单反记录下人群百态。“我的办公室就在附近,每天都能看到这艘‘船’。”他笑道,“虽然进不去派对,但看大家拍照更有意思。”
餐饮店“冰火两重天”:茶饮爆单,炸串遇冷
人流带来的“泼天富贵”并非雨露均沾。DQ冰淇淋店二楼的观景位一位难求,26日营业额暴涨两三倍;吴江路一家茶饮店业绩增长30%,店员小刘边忙边感慨:“要是天天这样,提成能翻番!”
然而,几步之隔的炸串店却略显冷清。店家无奈表示:“外摆位坐满了,但点单的没几个。”面包店、米线店同样未能蹭到红利,生意与平日无异。
流量狩猎者:从直播卖货到“打卡KPI”
在这场流量盛宴中,最忙碌的或许是各类“蹭流人”。防晒装备严实的主播对着手机大喊:“住在市中心C位,巨轮、太古汇、恒隆广场全在隔壁……”另一边,一位女孩提着大袋保健品,挨个包装盒与巨轮合影。“公司要求定点推流,蹭热度才能上推荐。”她解释道。
甚至保洁员老曹也被问路游客“科普”了巨轮的位置。“我下班也得去拍两张!”他笑着计划。
政府与商圈的“组合拳”:如何让流量变“留量”?
静安区商务委主任姚磊表示,LV项目将持续至7月,周边商圈已计划联动。“张园西区、恒隆广场将推出系列活动,打造更完整的消费体验。”这意味着,巨轮的短期热度或将被转化为长期消费动能。
LV巨轮的亮相,不仅是一场品牌盛宴,更成为观察城市流量经济的鲜活样本。从星巴克的“躺赢”到茶饮店的爆单,从直播卖货的狂欢到普通人的打卡热情,这场“泼天富贵”背后,是城市商业生态的韧性,也是流量时代“人人皆可参与”的缩影。而如何将昙花一现的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的“留量”,或许是下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。